關於聽音樂的隨想---

本文由 S.J2001-10-20 發表於 "閒談當代精華" 討論區

  1. S.J

    S.J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4
    文章:
    9
    讚:
    0
    常想到一個問題,在於聆聽音樂時,音樂經由聆聽的過程,能帶給聆聽者多少的啟發與經由反覆聆聽的過程而延伸不同的想法。通常我們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都會相當的高興、愉悅,自然地隨著樂曲的起 伏,直到結束;然而,反覆聆聽同一track一段時間後,除了迷人的旋律之外,自然而然地應會產生一些有別於初期聆聽的即刻感官刺激,進而去思考作曲者的想法、心態、情緒或是他為何能以幾個音 符的起承轉合去呈現人類某些難以言喻、盡在不言中的內心思惟以及複雜多變的深層情感。如有些電子音樂作品在效果聲響的編排變化上並無特別複雜,但其所發散出來的音樂能量卻是廣大多面、感染力強 烈。隨著聆聽次數的增加、空間環境的不同、聽者每次皆異的情緒,乃至於播放設備、擴大機、喇叭種類、、等硬體的等級,都是影響每次聆聽感覺時的變數與誘發新想法的因子。

    於是,我們又能去想像思考此張作品是在什麼樣的錄音環境所錄製完成,何種mic以及如何擺置收音等,這些都是音樂行進過程中令人感到有趣的地方。經由聆聽和面對音樂的過程中,聽者可以聽到、〝 看到〞在旋律之中更深層的部份與自身和音樂間情感、想法互動上的變化,甚至是音樂與光線、影像畫面相互存在進行時所能帶給人們的新奇感受。如同一track,開車經過麥帥二橋(金門大橋也可以 )時與在家聽時,應會有相當不同的感受,甚至是“耳目一新”。在聆聽音樂時,也許可試著去想作者想要帶給我們什麼,以及我們能從音樂中得到除了旋律之外,更深刻的東西。

    現在燒錄與MP3 相當普及,最大的好處在於共享、傳播、以及能以經濟的方式認識許多不同新奇的音樂類型。但是,不應只是一味照單、瀏覽式、或近似有點貪婪的瘋狂燒錄;如此似乎已偏離了“一種聆聽音樂”的態度。 因為人生中所要接觸聆聽的音樂作品,只怕是承先啟後、日新月異、生生不息。要擁有所有全部的作品(或說是cd),只能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於是,以一個音樂愛好者的角度,應是習慣式的保持敏 銳的聆聽習慣與感受力,發掘新作品並擇其所好,並去認識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故事。燒錄應是一種對等良性的交流,而不是一種廉價的佔有。曾有朋友要求另一位朋友一次商借全部數百張的cd數天, 以便挑選燒錄;結果被那位朋友拒絕,以同是音樂愛好者的立場,這樣的“全都燒”多少還是令人反感。

    國內有許多的樂迷,也相當著迷於國外的音樂作品,但也許由於語言文字的隔閡,而忽略聆聽音樂時的這些部份,或易落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巢臼。如以Metallica來說,相較於國外當地土生土長的年 握H能自然地聊起其某張專輯字詞所代表的意義、當年的人文背景、社會議題的訴求抑或帶給他們的過往回憶,都是紮實自然地存在於生活之中;而我們的年輕人可能只是常照譜練歌、跟隨旋律吟唱歌詞。 o樣的情況,在另一樂團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更是明顯,由於其主要實體皆是嚴肅激進的社會、政治、宗教議題訴求,大量的梩語、簡寫與歷史背景的字詞陳述,使得喜愛他們的國內樂迷常只限於音樂節奏上面的感動。
    我想音樂應是真實存在於聆聽者的周遭生活之中,並無時無刻與聽者的生活節奏相互呼應。因為"Music is part of the essence of life."

    這是我對音樂的一些想法,還是祝大家音樂越聽越快樂。
     
  2. S.J

    S.J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4
    文章:
    9
    讚:
    0
    Correction>>

    1.當地土生土長的年輕人能自然........

    2.這樣的情況,.........
     
  3.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6
    讚:
    825
    我很贊同你的說法,很多人只是因為免錢就貪婪的地瘋狂燒錄,完全偏離了聽音樂的態度。而聽音樂的時間、地點等的確也常影響最後的感覺,因為那是一種整體的經驗感受

    至於音樂的社會背景或是文字上的隔閡也是需要考慮的,只是那種屬於激進的社會、政治、宗教議題訴求的音樂能不能繼續存在或在另一個土地找到共鳴還是要看音樂好不好。例如,小人國這本書本來是作 者批評當時(好像是英國,我記不清楚)的社會、政治,但時過境遷,我們不但沒有任何感覺,還忘記它的原意義,最後變成一極具想像力的兒童、青少年讀物。

    另外,大部份人所謂的音樂其實是"歌曲",但音樂的本質是抽像藝術(歌曲只是音樂的形式之一),大多數的演奏曲其主題最多止於聯想、意指而已。
     
  4. mickey

    micke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21
    文章:
    536
    讚:
    9
    有時音樂也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如"酒矸ㄎㄤ賣沒"的那個年代,聯飯都吃不飽了,更別說男女私情了(當然也因那時勢戒嚴時期)。而現在的生活物質充足,市面上充斥了描寫各種社會情況的歌,男歡女 愛是家常便飯,周杰倫的新歌"別再這樣打我媽媽"這也不是反映了一些社會狀況嗎?
    張震嶽的"我要錢".....等等,先不論其音樂,曲中的歌詞都反映了現實。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