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節" 的問題.....又從什麼時候出現?

本文由 席德2002-03-13 發表於 "音樂、樂理、其他樂器" 討論區

  1. 席德

    席德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2-12
    文章:
    3
    讚:
    0
    我們都知道..
    音樂..是由兩大因素...
    "旋律"和"節拍"所構成的...
    可是ㄚ~~
    有個問題我很不解...
    就是...
    為什麼一首歌譜..
    一定要分成很多小節呢~~~??
    有什麼影響嗎???
    那..."小節"又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希望前輩們能夠解答我這個樂理淺薄...
    可是又滿腹疑問的人...Please~~~
     
  2. 335

    335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1-24
    文章:
    861
    讚:
    0
    您說的應是譜記的問題,譜記只為方便樂曲傳遞記錄,方便表答作曲者的意識(於紙上),關於您的所問,我認為沒有一定,您要用一小節寫完一首歌,有何不可呢?
     
  3.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6
    讚:
    827
    關於"小節"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和為何要有小節這個單位的問題其實是很困難的問題-通常越是看似理所當然的問題往往越難。我只談一下我的看法,但它可能不是很完整。

    嚴格說,"小節" 這樣的單位是音樂 "時間量化" 的結果。大部份的原始部落音樂是經由口耳相傳,並沒有"小節的觀念",特別是早期音樂偏向單純。雖然不少民族有些音樂是複音音樂,例如台灣的阿美族就有略為複雜一點的輪唱式的複音音樂,但基本上 原住民的音樂經由口耳相傳,並沒有必須記譜的情形,將音樂 "時間量化" 的情形就不會發生,也無所謂小節這樣的單位。又如漢民族早期的音樂雖然也有用到記譜,但在漢代之前並沒有 "紙" 這樣的東西,很多音樂都是刻在竹簡上,而記譜是類似文字譜-例如古琴的音樂告訴你要將手放在第幾弦,彈哪個音等,但就那樣的古樂也沒有記 "節奏"或 音長等。到音樂日趨複雜化,須要合奏時,不同的樂手要知道個人的相對位置時,記譜的 "時間精細" 才越來越講究。

    而西方記譜雖然很早就有,也是到文藝復興時代才開始有用到略完整的 "小節線"-它方便樂譜的閱讀,也提供了合奏的基礎。據說德國* 的理論家 Lampadius 在1537 年時,於它的 Compedium musices 樂譜裡就用了完整的小節線,其樂譜在某些學術書還找的到例子。 獨奏樂器如 keyboard 及 Lute(魯特琴) 音樂用到小節線其實還要更早。又中世紀的詩人、音樂家 Walter of Chatillon 有一首拉丁文的曲子(Sol Sub Nube Latuit)也有用到小節線,可能是目前發現最早使用小節線的例子之一 (因時間很難確定)。

    另外,區分成小節,或是各種單位的小節,如4/4、3/4、12/8 等還有不同的意義,在此暫時不討論。

    *嚴格說,Lampadius(c.1500-1559) 只能算日耳曼人,因為 "德國" 其實是近代的產物。
     
  4. mickey

    micke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21
    文章:
    536
    讚:
    9
    感覺對音樂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對它的感情又更好了!!
     
  5. 335

    335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1-24
    文章:
    861
    讚:
    0
    掌門大說得很完整了.....
     
  6. shredder

    shredde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1-12
    文章:
    542
    讚:
    1
    Yeah!I learn it!!!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