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種木箱打擊樂器

本文由 地瓜2007-11-05 發表於 "器材相關" 討論區

  1. 地瓜

    地瓜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11-03
    文章:
    144
    讚:
    0
    人坐在木箱上面,主要用手拍擊前面板,兩側也可敲.
    這叫什麼樂器,好像是拉丁用的? 台灣有這種東西嗎?
     
  2. 大鬍子

    大鬍子 鼓版版工

    註冊日期:
    2002-10-24
    文章:
    5,122
    讚:
    0
  3. vinsonhan1205

    vinsonhan1205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11-05
    文章:
    3
    讚:
    0
    About Cajon

    您說的樂器叫做木箱鼓(Cajon,又稱櫃子or箱子鼓),他不是拉丁類打擊樂器,而是屬於非洲系的打擊樂器;那是在非洲黑奴販賣盛行時產生的樂器。
    那個時代中,黑奴被販賣時被禁止西帶自己的貼身物品,因此不能攜帶自己習慣使用的種種樂器;但黑人非常愛演奏,因此他們利用週造的各種物質,像是木箱、鐵桶等等當作他們的樂器來敲擊演奏。為了掩人耳目,不被主人發現他們有新的樂器可以使用,他們便開始利用這些器材進行改造,逐漸變成坐姿演奏的樂器,增加掩護的性質。
    待黑奴解放之後,黑人逐漸的具有經濟能力,因此這種樂器就逐漸的由廢棄物改裝,變成木製的樂器;木箱鼓中會安裝小鼓的響弦或是吉他弦,來製作共振,產生和爵士鼓相似的聲響,有些較為高級的木箱鼓在這鼓身當中還會加上strainer、共鳴箱活塞踏板,以及其他的打擊樂器(Tambourine、......)等,增加音色的多元性。
    這是木箱鼓的故事~至於台灣有沒有,我自己是Cadeson的愛用者兼合作音樂老師,所以我只知道他們有在賣;但我自己沒有和他們買,而是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因為一點也不難!!若您需要的話,也可以來找我訂製唷~低價位,高品質!
     
  4. 地瓜

    地瓜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11-03
    文章:
    144
    讚:
    0
    感謝兩位師兄.
    就是cajon沒錯,因為看日本頻道唸"卡洪".
    原來鼓版前輩都有在玩.

    我看到那師傅作的,有的裝鋼弦,鈴鐺甚至響線(和小鼓一樣可以切換).好像兩側面也賦予不同聲音.可說是想要什麼都可加,滿有趣的.

    那個女鼓手常看到(不漂亮,但滿tasty的.),時而用手,或鼓刷,或mallet.好玩哦,帶著箱子出去還能坐著休息.

    打法跟手鼓一樣吧?
     
  5. 地瓜

    地瓜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11-03
    文章:
    144
    讚:
    0
    原來Flamenco敲的也是Cajon.上次去西班牙只看他們拍手跺腳敲椅子的,原來不是坐在椅子上是坐在樂器上.
     
  6. 5c2fbh

    5c2fbh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8-20
    文章:
    175
    讚:
    0
    vinsonhan1205兄~
    請問您位於何處?
    我對您所自製的Cajon非常有興趣
    我目前使用的是LP傳統型
    以及Cadeson的加裝響絃式
    不過我很貪心~想把Cajon弄成整組~
    並且配合鈸組使用~
    希望找個時間去拜訪您~~
     
  7. Aesculapius

    Aesculapiu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3-13
    文章:
    137
    讚:
    0
    關於Cajon的歷史,有必要做一番完整的解釋...

    Cajon並不是非洲系的樂器,也就是說,非洲並沒有Cajon,Cajon是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南美洲的時候,將非洲的奴隸輸送到南美洲現在的秘魯地區,而從事捕魚的非洲奴隸在閒暇之餘,將裝魚的木箱拿來當樂器演奏而演化而成的,Cajon同時也在另一個地區古巴形成,但是那邊是用裝衣服的抽屜,現在講的Cajon多指南美洲秘魯的形成為主,西班牙有自己的彿朗明哥舞蹈,再南美洲加上Cajon就成了獨特的組合,如果到西班牙看到Cajon時那已經是從南美洲再輸出的文化了,Cajon在1980年代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Paco De Lucia使用在自己的樂團中,自此Cajon已經被使用在許多的西班牙音樂中,現今Cajon也變成一種使用在現代音樂的樂器,Cajon很容易被改裝,除了一般會放置響弦外,甚至有加上鼓皮或是改裝Kalimba上去,也有些加上大鼓踏板,增加演奏時的多樣性

    有響弦大鼓踏板與悶音裝置的Cajon可以參考這一篇
    http://www.wretch.cc/blog/minghsuan&article_id=7035563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minghsuan&book=11

    vinsonhan1205兄您做的樂器我想大家都很有興趣,何不貼些照片出來讓大家看看,或是交給大鬍子兄做些測試,他與蔡老闆也很熟,想必也很有興趣看看您的Cajon
     
  8. vinsonhan1205

    vinsonhan1205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11-05
    文章:
    3
    讚:
    0
    我是在台北,但多半是在學校跑
    DIY Cajon外觀輸了許多(我自己比較懶得設計,所以找機會在PO給大家看吧)
    聲音個人和一位曾經在傑優的朋友認為是頗不錯的

    我會找時間PO照片,但須要大家包容......多等待啊~(你可以想像板子相釘,稍有參差不齊的狀況,不是謙虛,是真的很隨性的製作)
    最近要處理國籍問題,還有要預備考研究所(藝研所或醫學所還在考慮,我不是科班人士)
    我自己本身只是個古典打擊者,有時無聊會自己作樂器
    日前作了Cajon、Frame drum、......,目前嘗試再做拉丁手鼓
    (不算優質,但可以用就好了→我一貫的理念)

    謝謝樓上的朋友
    原來我還是記錯了~


    P.S.~我的表達可能有時會很「模糊」,從小在美國所以不擅長表達,所以請多見諒囉~
     
    Last edited: 2007-11-05
  9. Aesculapius

    Aesculapiu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3-13
    文章:
    137
    讚:
    0
    我也想拜訪vinsonhan1205大看看自製的樂器,不知道可不可以和5c2fbh以及其他好奇的版眾們一起前往?
     
  10. 大鬍子

    大鬍子 鼓版版工

    註冊日期:
    2002-10-24
    文章:
    5,122
    讚:
    0
    我蠻高興看到古典打擊的朋友也來版上發言。
    因為很多樂器的歷史典故、淵源方面,各位可能比較有研究。
    在技巧與要求上來講,古典打擊與熱門打擊有些差距。
    譬如小鼓與銅鈸的要求就不盡相同,這之間的關係很值得討論。
     
  11. 紅龜

    紅龜 Moderator

    註冊日期:
    2003-06-12
    文章:
    405
    讚:
    0
    這個「嘎鬨」好像也是我們打擊樂家族的成員之一哦!那我就要來插花一下了~

    我提供一個我所知道關於「嘎鬨」的趣事:

    是這樣的,有一種說法是,當年非洲黑奴被運到中南美洲工作的時候,為了不讓他們互通訊息(非洲鼓是可以互通訊息的,就跟打電報一樣)以及藉由鼓聲激發出反抗的情緒(非洲戰鼓是非洲人出征前必備的音樂與儀式),所以政府當局嚴禁非洲黑奴打鼓或擁有任何鼓類的樂器,但是經過一段時日之後,一些執法人員漸漸地也跟黑奴建立起一些感情了(這點跟當時日據時代的日本警察有點像),所以黑奴雖然沒有鼓類樂器可以打,但是木箱子或抽屜卻是隨處可見、唾手可得,所以當他們在室內高興地打起箱子鼓的時候,外面的警察聽到聲音馬上進入室內盤查,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一顆鼓類樂器,於是作罷,久而久之也就視而不見了,因為他們認為他們不是在打「鼓」,所以也就無法可罰他們了....(這點跟「賭俠」裡面警察來抓賭的時候,大家把樸克牌跟賭金壓在麻將下面,警察抓不到證據只好走人的場景也很像...)

    至於「嘎鬨」跟佛朗明哥的關係我就不太了了,到底「嘎鬨」原本就是佛朗明哥的伴奏樂器還是後來演變的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所知道的有關佛朗明哥的故事是:

    佛朗明哥好像是起源自西班牙南部的吉普賽民族,跟紐約黑人區的嘻哈與非洲裔古巴人(Afro-cuban)的Rhumba起源一樣都是屬於街頭音樂,後來隨著流浪的吉普賽人遷徙到了中南美洲,跟當地的樂器(尤其是打擊樂器)結合後發展出一種樂風叫做Rhumba Flamengo(據說是Rhumba的前身之一),演唱的方式跟客家山歌或台語的唸歌很像,演唱者會互相「虧」對方,你唱一段我唱一段,而且歌詞都是即興發揮的,不是事先寫好的,這也好像中國古代的「對詩」一樣。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老師有放過這段影片給我們看,但是我沒有看到「嘎鬨」。
     
    Last edited: 2007-11-06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