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木頭

低~中價位錄音介面的不負責任推薦排行--2017年版

錄音介面

  1. 聰明的木頭
    這篇文章主要是根據價位與規格來評比,我個人並沒有實際聽過所有錄音介面的表現,
    然後排序時多少會有點個人觀點...
    評比的價位分成入門=300美金以下、低中階=300~600美金、中階=600~1000美金。

    超過1000美金以上就比較偏向音色來選擇,
    這部分比較主觀、且會買到這個價位大概都對音色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不在本文討論。

    300美金以下前五名 (Windows/Mac共通):
    1. Audient "iD4"
      去年很想擺在第一位的iD4今年終於拿下寶座了。
      台灣有代理商,價格也非常合理,但真正給它第一名的決定關鍵是今年終於有送軟體了--雖然要註冊。
      只支援到96kHz、I/O太少及Line in只有8k ohm,在運用上會比較受限,但仍無損它是這個價位裡的規格王者地位。
      無論在動態範圍、THD+N、耳機輸出、A類麥克風前級皆為這價位中最高階的水準。
      它的大哥iD22在國外廣受好評,這系列的驅動似乎也沒有太多抱怨
      從官方有意無意地暗示它的規格比照RME Babyface Pro就可以看出其等級之高。

    2. Focusrite "Scarlett 2i2 (2nd Generation)"
      其實我今年評比時想改推2i4,因為國外降到179美金,跟2i2差30美金但多個實體PAD很好用,
      但2i2台灣的價格太有競爭力了...所以2i2繼續蟬聯300美金以下的C/P值王者。
      I/O的動態範圍、THD+N都在水準以上,+10dBu的耳機出力也不算太差,
      比較可惜的是輸出只有2個Line out,不過這個價位應該很少人會用到監聽以外的輸出...

    3. M-Audio "M-Track 2X2M"
      規格普普通通,但它送的軟體超過這台的價格,所以拿下第三位:
      Xpand!2(100美金)、Strike 2(150美金)、Mini Grand(80美金)、Creative FX Collection(150美金),
      有三套軟體的價格超過硬體了....而且都是標準版、功能沒有被閹割,M-Audio這次出手滿厲害的~
      台灣有一點貴...

    4. Roland "Rubix 24"
      帳面規格不算漂亮,THD+N跟延遲也稍差,但我看日本評測它的響應頻率很嚇人:
      http://av.watch.impress.co.jp/docs/series/dal/1069661.html
      但因為199美金實在太貴,所以只能拿到第四名。
      不推較低價的22而推24的原因是24有硬體Compressor,對初學者來說很實用、單鈕操作又很簡單。

    5. Steinberg "UR22 MKII"
      因為台灣賣太貴了所以今年跌到第五。
      其實我本來想把他踢出前五名,但帳面規格還是比Tascam "US-366"好所以勉強留在榜上。
      中規中矩的選擇...規格普通、價格普通、穩定性普通、台灣也好買...就這樣...
      耳機輸出則是虛弱...

    ===========================================================

    300~600美金前五名--Windows版
    1. Audient "iD22"
      優異的動態範圍、強力的耳機輸出、A類麥克風前級、還有國外用戶的一致好評,
      再加上台灣有代理商,價格也非常合理、今年開始有送軟體--雖然要註冊,所以今年繼續保持第一名~
      雖然只支援到96kHz,但拿600美金的機器錄192kHz實在不是件值得推薦的事,96kHz夠用了~
      唯一的缺點是Line input只有2個。

    2. PreSonus "Studio 192 Mobile"
      因為總I/O數多一點、台灣價格也便宜一點,所以擠下了MOTU UltraLite-mk4。
      規格普普通通...

    3. MOTU "UltraLite-mk4"
      中規中矩的機器、規格都在水準以上,特點是實體I/O夠多,適合需要錄同時錄多種樂器的人。
      不過Motu的硬體品質一直都讓人有點擔心...

    4. Tascam "UH-7000"
      它的動態範圍、規格、音質都是Windows選項中的最高水準,用戶評價都很好、且"國外"價格低。
      照理來說我應該要把它排更前面一點,但國外的少數個案中發現它的AD使用一段時間後在30~35kHz會發生異常的雜訊。
      原因不明、有人推測可能是跟電源有關係,因為在接上較好的電源裝置後雜訊多半會消失。
      Tascam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因為案例不多、所以它們並沒有列為優先處理事項。
      看在規格很漂亮、發生問題的比例很低的份上我還是推了...另外要注意這台一樣沒有Hi-Z。

    5. Universal Audio "Arrow"
      因為有Thunderbolt的PC太少了,所以這台只拿到第五名,不然以它的價位跟性能應該是可以跟iD22一較高下。
      強悍的耳機輸出、Universal Audio的Plugin支援,而且只賣500美金!!
      但I/O真的太少了...

    Mac版
    1. Audient "iD22"
      理由同上。

    2. Universal Audio "Arrow"
      理由同上。

    3. Apogee "Element 24"
      這個價位中無論Windows還是Mac沒有任何一台是它的對手,
      動態範圍、THD+N、耳機輸出都是最高水準,上打600~1000美金甚至更高都沒問題,
      缺點就是沒有實體控制介面、I/O太少、Line input阻抗只有5k ohm--當遇到阻抗大於5K的+4dBu訊號會有點麻煩...
      又適逢Universal Audio "Arrow"問世所以今年淪落到第三,畢竟這個價位Line input阻抗沒有10k ohm說不太過去。

    4. Focusrite "Clarett 2Pre"
      價格低,規格平均,附加軟體多,可惜耳機輸出稍微遜色一些。
      台灣好像沒有賣...

    5. Apogee "Duet for iPad and Mac"
      規格雖略遜於同廠牌的Element,但仍屬一流的水準,耳機輸出也夠力、而且還支援iPad/iPhone。
      缺點應該是Breakout Cable、Line input阻抗只有5k ohm--當遇到阻抗大於5k的+4dBu訊號會有點麻煩...

    ===========================================================

    600~1000美金前五名 (Windows/Mac共通)
    1. Universal Audio "Apollo Twin MKII" SOLO / DUO / USB
      如果你的PC有Thunderbolt那就看需求選MKII的Solo或DUO,不然就買規格較差的USB。
      較多的I/O、強悍的耳機輸出、Universal Audio的Plugin支援,MKII的規格亮眼,泛用性極佳。
      台灣的價格也不錯。

    2. RME "Babyface Pro"
      規格上打同廠牌的中高階UCX、802、UFX,特別是超精準的Steady Clock III令我印象深刻。
      若沒有用到太多I/O的話這台應該是RME目前最超值的一台。
      唯Line In的阻抗最多只到5.2k,若要連結10k就只能用到Hi-Z,排擠到其它需要用Hi-Z的訊號。
      對我來說最大的致命傷是以這個價位而言過於虛弱的耳機輸出,不然其實我沒甚麼好挑剔的...
      詳細評測請見:http://chichengjuanhe.blogspot.tw/2016/04/rme-ufx-vs-babyface-pro-adda.html

    3. SPL "Crimson 3"
      雖然它的動態範圍與SNR不太理想、THD+N也偏高,
      但由於SPL長年在類比設備的鑽研,所以它的音質很不錯、特別是強悍的耳機輸出在"2000美金"以內幾乎沒有對手!!
      可當作Monitor Controller,所有的I/O控制/調整可以在機器上完成、無須依賴電腦。
      而且這一代內建它們家很貴的耳機擴大機Phonitor與Phonitor mini才有的喇叭模擬功能,
      並追加了Talkback Mic,大幅擴展使用範圍。
      不過延遲不算很快,且驅動很少更新、令人擔憂軟體支援年限,是它排名遜於RME的主因。
      要注意耳機出力太大,不留神的話容易造成聽力損傷。

    4. Apogee "Element 46
      Mac only,湊數用的...

    5. PreSonus "Quantum"
      這台排入名單的原因不是規格優異、而是它號稱外接介面中延遲最低:1ms以下,
      對追求速度的人來說這台應該是救世主:http://www.dtmstation.com/archives/52002524.html
      裡面的測試雖然是1、但1跟2應該只差在I/O數量。
      Buffer=16 samples/ 192 kHz的延遲為0.41ms,不過電腦不夠快會斷音,
      32 samples是保險的做法,即使如此延遲仍有0.57ms,比同作者過去所測最快之ZOOM UAC-2/UAC-8的1.23ms還快上許多。
      要是再搭上自家最近新增"降低延遲"技術的DAW就更如虎添翼。
      優點除了低延遲外還有雙獨立耳機輸出,而且輸出功率有iD22等級:175 mW/channel (56Ω load),
      並送Studio One Artist、支援iOS、Android。
      不過缺點是為了追求最快所以沒有內建DSP、也沒有硬體監聽,耳機只支援16Ω to 300Ω,
      而且有Thunderbolt的Windows電腦太少。

    ==============================================================

    這篇討論1000美金以下主要是針對小規模家用,這類用戶不依賴混錄音維生,購入高價器材的效益不大,1000美金左右是較適合的選擇。
    事實上就像我在600~1000美金那段所說的,
    RME Babyface Pro除I/O以外的規格上打同門中高階UCX、802、UFX,對幾乎沒有多軌錄音需求的家用來說非常足夠了。

    照例是我個人認為最適合小規模家用的前五名:
    1. Universal Audio "Twin MKII SOLO / DUO"--Universal Audio的Plugin支援~
    2. RME "Babyface Pro"--驅動/韌體支援期長!!
    3. Audient "iD22"--除了Line input只有2個以外,沒有死角。
    4. SPL "Crimson 3"--最適合喜歡簡單操作的人。
    5. PreSonus "Quantum"--湊數用的...
    寫在最後 ...
    我常常看到一些非商業使用的用戶在問超過一千美金以上的介面,
    當然、預算非常充足的話一次攻頂是一勞永逸的做法,
    不過我還是認為對家庭用戶而言這麼做的實質效益很低,也不會對你製作樂曲有明顯的幫助,
    尤其是我看到一位拿到超過100張白金/金唱片、且有45首以上歌曲拿過排行榜第一名的世界級製作人/創作者在自己私人工作室只用apollo twin後,
    深感像自己這樣的業餘玩家實在沒有必要用到太高階的器材。
    http://www.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threads/轉譯-年僅35歲作品就賣到世界各國去的流行樂詞曲家her0ism的音樂路.225491/
    器材真正該花的錢是喇叭或耳機這類聆聽工具,但很多人好像給喇叭的預算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