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一個有關印鈔票的問題

本文由 POWER MAN2010-11-06 發表於 "閒談當代、聊天" 討論區

  1. POWER MAN

    POWER MAN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7-29
    文章:
    83
    讚:
    0
    今天看到新聞報導,美國目前正在大舉印製鈔票,解決金融危機,忽然心裡有個問題,就是是不是有什麼法規在規定國家印製鈔票的數量,不然的話,當一個國家快破產了,就自己隨便印個幾千億兆元鈔票,再拿去償還債務,不就得了嗎............
     
  2. numb1415

    numb1415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02
    文章:
    718
    讚:
    0
    對阿對阿,就鈔票一直印印到這世界上都沒窮人就好了阿,人人都有大把的鈔票,只怕到時鈔票都拿來插屁股,衛生紙那去超市裡換米吃。
     
  3. Neo5277

    Neo5277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1-02
    文章:
    1,347
    讚:
    0
    這問題基本上要講要扯很多東西,不過簡單來說。

    這招就是把自己的債務讓大家一起分享,避免通縮。

    製造人為通膨這樣。 如你所見錢變多了,原本買十包弦。

    現在隨便就可以買100弦,如果你把弦當成原物料,這就變成了通貨膨脹。

    然後因為印了很多鈔票。美金的購買力被稀釋,所以大部分持有美金的投資人

    就會趕到貶值的壓力而轉去投資期他相對能夠成長OR保本的商品。

    所以黃金就漲價,原油也漲價。然後就帶動所有原物料漲價。

    再來,就是因為印鈔,又低利所已讓美金變成一種投機貨幣。

    借貸美金或是使用美金去投資或是炒匯,相對便宜報酬相對提高。

    就會變成去攻擊別國穩定的匯率市場,很多炒家跟政府都是上下交相賊。

    至於你說的中央政府貨幣制度跟政策,這種遊戲規則是西方世界大家訂出來的。

    瑞士巴塞爾協定,最近才又修過。基本上,有一套準則但是細部可以隨便調。

    這就跟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領事一樣,是拿來拜拜用的。


    我貼一篇最近寫的文章,看完華爾街的心得。隨便寫寫您也就隨便看看

    要爭論哪種路線優,或是奧國好還是凱因斯優。就算了。

    -------------------------------------------------------------


    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你的是什麼?

    導演這次還客串了幾個鏡頭,有關於金融方面的小提示。文後再提。

    西亞李畢夫的是復仇,薇妮是一種變形的自我實現。

    布萊頓的是財富。葛登,除了復仇外(其實片尾有點到布萊頓就是當初那個真正讓他栽的
    人)

    應該是想找回他所失去的東西,他參予這場遊戲的權力。當他在裡面看著外面的人玩的比
    他更凶的時候。自己卻不能喊PLAYONE

    還被禁賽。他的心裡應該很不好受。

    "
    重點不是在於他們相信什麼,而是你怎麼讓他相信?
    "

    第一集裡,他用的是假消息這次一樣只是媒介不同。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前一陣子有個剛出獄的不久就重操舊業的"公常"先生,也是老招。

    好比片子裡說得鬱金香狂潮,是個歷史事件。怎樣的投機氛圍會讓一個人相信,兩個花苞
    可以買下一整排得河岸別墅?

    也許有人覺得奇怪,難道他們都是白癡? 其實本來這就是一種群盲現象或著你可以說是群
    氓因為當群眾的共識達到一定的程度。

    那就是股力量。


    股票投資,甚至於是任何一種金融活動都來自於價格的波動。而價格的波動來自於每個個
    體的價值觀。

    同樣是五十元你覺得少,但是那可能是別人的一餐。因為價值的不同,可以交換,以物易
    物。

    為了方便使用不容易貶值,攜帶容易好計算所以衍生了介質。貝,珠寶,絲綢,香料,貴
    金屬。土地...等等。

    這些交易活動產生,有了市場。約莫三百年前就有市場交易歷史,這還只是西方記錄。


    演技方面來看,老中青三代都可圈可點,演布萊頓的喬許布洛林,可能是因為我看過他演
    過的角色都是我討厭的類型。小布希啊,險路物近的那個貪婪的男人。

    所以我不怎麼喜歡他。不過到過來說也代表他的演技很好。

    麥克道格拉斯就不用說了,老屁股一個。除了是舊角色以外,我很喜歡他跟他女兒合好那
    一段。也許有點個人因素。

    不過他的一席話沒有講白,但是相對於來說。女兒就中二跟有點憤世嫉俗。


    至於西亞,這部片無疑是個好投資,跟兩位前輩合作,又賺了個女友。真是名利雙收。不
    愧為史匹柏跟力捧的新人。

    而女主角雖然沒有什麼發揮得餘地但是跟第一集角色設定相比,在親情上還有點著墨。他
    的表現算是恰如其分。

    不過,可能是這部片裡他過於溫吞。讓我不太看好他之後美版 龍紋身女孩的表現。 不過
    誰知道呢也許她也是個令人驚訝的女演員。

    至於片中的銀行跟交易手法,還有聯準會的描寫。其實也沒有到很艱深,也沒有像第一集
    一樣討論到作價,股權持有百分比,重整,勞資攻防。

    我覺得這算是導演個人取捨,因為如果加了這些,會讓整部片變得很像紀錄片,如果要看
    紀錄片那不如去看meltup或是麥可摩爾的一系列

    討論資本主義的在美國的變形的紀錄片。畢竟這是好萊塢,他們拍片最主要還是MAKE
    MONEY 不然投資者也是會抽銀根的。

    WALL STREET ~~也只是眾多好萊塢元素的一個題材罷了。就好像股市裡的題材有永願用不
    完,玩不膩。


    不要不相信,因為同樣名字,有利空消息被錯殺的不在少數。只要是跟稀土或是太陽能有
    關的漲的一蹋糊塗的一大堆。

    很多人也聽到了是"紅海"的子企業就買了,不過也是會有跌的時候。


    除了銀行影射了高盛 跟倒閉的雷曼外,也巧妙的處裡了一下,高盛跟聯準會的關係。

    基本上,聯準會之於美國,應該說是世界。是一個極度擴張權力的組織。先不論炒了很久

    她是否違背美國憲法這件事。

    每次的閉門會議,可以決定世界經濟的走向可以說是一點也不誇張。利率,景氣,存款準

    備率。

    都是聯準會的"七個"首席經濟學者 決定的。而對於高盛跟聯準會旋轉門條款似乎是沒有
    用的。(菸)


    這就很像五老星在開世界政府會議,或是猜拳決定丐幫幫主。

    閉門會議裡那些 "米漿"來"米漿"去,其實要討論到美國,應該說是當今世上被廣為接受
    的貨幣制度。

    是怎麼一回事,普通的存款是如何透過存款準備率這個 葛登在電影裡說的 類固醇 來擴
    張信用。1塊變到1000塊

    美國是如何脫離金本位,然後印鈔救市,導致美金購買力下降。通貨膨脹 鈔票變薄。導
    致70年 80年到最近的黃金走升。

    我沒有寫書,也不會說出 BUY MY BOOK 這種老梗。不過貨幣戰爭裡有提到。也很好懂,
    不過對於想要從這部電影裡知道這些普通金融常識東西的人。應該會失望。

    不過到頭來,這部片本來就不是紀錄片。更不是那種讓你看完會了解股市該如何操作才不
    會被養套殺的教戰守則。

    她只是給有在從事金融業的人一種黑色幽默的反思,還有安慰一下那些不曾進入這個圈子
    的大眾一個窺探的機會而已。

    它就像是 開水房,跟魔鬼交易員那種點到為止。


    ------------------------------下文沒啥必要純粹是抒發-------------------------


    當然中央銀行這種貨幣政策有利有弊,就跟資本主義是一樣的。今天雖然不想討論這個。

    不過大體來說這是人類現在最普遍接受公平且唯二得辦法。另外一套正在中國實施,成敗
    與否就要看中國的未來十年的成敗。

    不過中國拿下了非洲大陸來看,前景一片看好。短期隱憂要算是南洋一帶。

    也許你要說,為什麼大家要賣美國帳?然後買美國的債

    其實不為什麼,起初就是一種共犯結構。大家都上了船,頭也都洗了。巴塞爾也都談好了


    美國是大哥,你不照他玩,他可以301制裁你,不然就經濟封鎖你。大家都不想玩他就跟

    你輸出性通膨看誰撐得久。但是言聽計從,又變得像條狗一樣下場悽慘的就是鄰國日本。

    中國這次已經不賣美國帳了,對於新一批的國債沒有很高的意願。所以最近被妖魔化不是

    沒有原因的。

    人民幣升值,美國也不一定會變出口國。真正把自己搞成大到不能倒的是美國人自己,曾

    經有過科學研究如果美國人消失。那個末日電子鐘應該可以往回撥很多。

    GREED IS GOOD

    這句話我完全的同意,柔性的通貨膨脹就像是溫暖的溫水浴。有助於經濟的發展。

    其實七原罪都是好的,沒有人類的懶不會有科技這種東西,沒有貪婪作為原動力很多事情

    不會發生。當然,事情有好有壞。正如同片頭男主角恩師說的 好日子,壞日子。我都開\
    心。

    總是有"機會"的。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一天四百萬,跟工作二十年得到的四百萬不等值。其實有很大的部分
    ,是你被無形的詭異的枷鎖給綑綁。

    就是有這麼輕鬆的方式,他不殺人不放火,你只是看到機會。然後順勢推了一把。就是這
    麼簡單。

    日劇BIG MONEY裡 相場之神 對長賴智也說的那番話其實值得每個人思考一番。

    有錢的人,不會不快樂,他們的心裡不會是你想像的那麼貧乏。因為他們不需要擔心生計
    ,他有更多的時間去追尋自己的心靈。

    連做善事捐的錢也比你還多。有錢並不是罪惡,真正罪惡的是那些讓你產生"有錢這件事
    是罪惡的"想法的人。

    因為那是在框你讓你本分的被剝削。辛勤工作然後趕不上利息上升的速度。然後期待社會
    福利的救助,最後不工作依靠社會福利。

    這樣的思考邏輯是錯誤的。

    最後 貪婪的確是種原動力。
     
  4. 我愛2號

    我愛2號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04-24
    文章:
    3,048
    讚:
    14
    差別在於 其他國家一直印鈔票
    會信用破產 而且造成紙幣值不等值(就是跟國家黃金存量不對等.)
    造成幣值嚴重貶值

    但是美金是強勢貨幣 有本錢亂搞...
    而且美金越貶值越能刺激出口產業..
    他們這樣搞行之有年了 一點都不意外


    其實
    只要記得一點就好
    貨幣不是印了就爽 重點是你要有"黃金"
    貨幣是黃金的代替品
    黃金(財富) 沒有增加
    一直印鈔票
    只會讓自己的幣值越來越不值錢

    所以印鈔票根本不是解決之道
     
  5. joshua85129

    joshua85129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1-02
    文章:
    164
    讚:
    0
    大量印鈔票不就會通貨膨脹嗎?
     
  6. POWER MAN

    POWER MAN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7-29
    文章:
    83
    讚:
    0
    那如果偷偷的狂印鈔票之後,再去其他國家買黃金,請問這個方法行的通嗎XD
     
  7. Neo5277

    Neo5277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1-02
    文章:
    1,347
    讚:
    0

    你買不到 "實質"的黃金 只買的到儲備量,以前美國賣過一次那是個好笑的政策。

    基本上現在美國印鈔票的程度就算他把黃金全賣光也補不回來。

    不過你有買黃金的話我們可以很開心的看這他漲一波。

    中國跟印度還有俄羅斯也一直在買,那只是增加黃金儲備量。

    美國可以這樣搞,是因為他是美國。你要賣他面子。

    很多亞洲國家的散戶辛苦大半輩子,把自己的積蓄拿去換一張美國鍍金的債券。


    就是這樣。
     
  8. numb1415

    numb1415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02
    文章:
    718
    讚:
    0
    印鈔量必須要有等值的黃金,狂印後你的錢和黃金一樣不等值阿。

    就算別人不知道那是偷印的錢,別國也會拿那些錢買你國家的東西,除非搞鎖國。

    這帖是喇賽文嗎?
     
  9. hjack

    hjack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8-19
    文章:
    542
    讚:
    0
    黃金=>等值鈔票
    更多鈔票=>黃金漲、通貨膨脹
    繼續印更多=>繼續賣債卷
    現在只有美金是"鈔票",其他都是"貨"幣

    黃金、鈔票、借貸、債卷、通膨....
    對岸的黃金數量比台灣少?但是人民幣一直漲?

    看看現在的國庫有多少負債,沒崩前都是槓桿兩邊的數字
    沒崩前都是數字,崩了就是經濟危機,誰是下一個冰島

    ===============================
    華爾街是不是該歸類到驚悚片去 .......
     
  10.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85
    讚:
    829
    70 年代以後美國就停掉了金本位的制度,後來其他國家也都跟進,所以印鈔票和黃金儲量一點都沒有關連。雖然我是反對各國政府印鈔票亂搞,但金本位的制度的確也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的交易與貨幣制度。

    至於倒底可以印多少鈔票,其實各國民主政府都有舉債上限,只是不但上限每幾年就被提高,例如台灣的修憲就提高了好像兩次。再加上政府很會作弊,例如常聽到電視上說到 "列舉特別預算" 都是暫時規避舉債上限的方式。有的政府更離譜,例如舉債蓋了捷運,但債務不列舉,因為他們把成立的 "捷運公司" 當成資產。想想看一間大公司可在賬目上做多少手腳,例如 GE 的報稅就上萬頁,一個國家能搞的地方就更大了。

    美國聯邦政府 (不含各州政府) 目前的總債務大約暴增到 GDP 的 100% 左右,許多歐洲國家也類似。日本最慘,大約 200%。也因此這些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好。簡單地說,如果債務的年利息是 1-4%,所謂的 GDP 經濟成長 1-4% 其實都等於零,而這並不包含新增的債務、也不包含還本金,更不包含 GDP 成長一部份來自貨幣貶值 (反之通膨)。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總債務若將前省政府與地方縣市算進去,其實也應該很慘,只是沒有人敢真確統計。不過台灣的債務就算變 300% GDP 也沒差,最多是.....台幣收攤.....改用人民幣..... (請自行猜想)。

    人民印假鈔,是犯法;政府則是唯一可以光明正大掠奪人民財富、破壞經濟、製造泡沫的合法組織。


    PS: 許多人包括大部份的美國人都以為聯準會是美國的政府機構,或誤以為同等於美國的中央銀行,但實際上聯準會是幾個私人銀行組成的機構,嚴格說和美國聯邦政府沒有關係,其電話、地址都列於私人機構而非政府機關。聯準會主席由總統提名,需要彙報國會,卻不受任何監督。這也是為什麼美元購買力自從聯準會於約上世紀 1/4 成立至今貶值超過 95%,另外也解釋了美國政府一直受猶太人的主導。

    =============================

    話說前幾天我看到中國升息一事.....覺得人民真可憐。有人想控制泡沫,卻只會把泡沫弄更大。大約三四年前我曾說過史上最大的泡沫將很快結束,後來次貸衍生的經融風暴在 2008年發生。現在想想真好笑,和正在發生的泡沫比起來,2008 年的經融風暴不過像辦家家酒。
     
    Last edited: 2010-11-06
  11. Dr.小飛

    Dr.小飛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10-04
    文章:
    289
    讚:
    0
    想去MI的現在趕快換~
     
  12. 我愛2號

    我愛2號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04-24
    文章:
    3,048
    讚:
    14
    如果用美元本位來解釋為何不能一直印鈔票 會說一堆
    類似黃金本位的概念來解釋 就簡單得多了
    就算現在已經不以黃金本位作為兌換依據
    仍然可以將黃金視為一種准貨幣=財富
    "沒這麼多財富 就沒辦法增印鈔票 因為會造成幣值貶值直接造成通貨膨脹"


    金本位的崩離很大部份的原因根本是因為米國自己貨幣危機造成的
    但是並不代表匯率變動跟黃金沒有關係

    黃金至今仍然被視作一種準貨幣
    黃金儲蓄量對於本國匯率仍然有著不小的作用
    對於外匯與國債 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


    可笑的實情是
    解決了米國問題=解救了世界問題
    米國人至今一直持有這樣的觀點與想法
    所以問題往往越弄越大...
     
  13. satchisgod

    satchisgod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4-10
    文章:
    747
    讚:
    252
    問的好!!!

    開板的POWER MAN大問的也是國中時問過自己的疑問,後來自己去研究,發現不可行的關鍵在於:
    "大家的錢都變多,但是商品數量不變的時候,價格就會上升到相對應的程度"

    用例子解釋:
    假設今天政府印鈔票,所有人的資產都上升10倍,而且物價也不變的話,對我們這些音樂人來說,第一件事就是狂買樂器,狂吃餐廳,瘋狂購物就對了,直到商品供不應求.我們都知道都商品不夠的時候,價格就會上升,因為買的人會想"反正我錢多"賣的人會想"我提高價格一樣賣的完"所以物價就會上漲(這就是通貨膨漲)到最後,你的錢多了10倍,物價也上升了10倍,根本沒有所謂"變富有"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在通膨的過程中,市場基本上會亂成一團,無法預測,難以收拾.所以沒有國家敢做這件事,歷史上真的有幾個很敢的國家,他們的下場保證可以讓他們學到何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14. o930567890

    o930567890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5-05
    文章:
    342
    讚:
    0
    過去以黃金作為交換的基準
    現在已美元作為交換的基準
    除非有人"想"打破 甚至是"能"打破現在以美元建立的金融秩序
    (當然這可以說太遙遠了)
    不然你明知道美國印鈔票救自己是荒唐的事
    也無可奈何
    因為大家仍然相信美元的所代表的實力

    黃金讓你行遍天下
    美元讓你趴趴GO! 好像在賣衛星導航 :p
     
  15.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85
    讚:
    829
    新聞看太多?

    貨幣發行量變多常會造成通膨,但也不一定像上面很多網友或新聞說的那樣。因為要考慮到 "貨幣量" 和 "流通量",也就是錢是否 "動得起來",是否有那麼多交易。這也是為什麼像日本在過去 20 年借更多的錢、印更多鈔票 (如上一則我舉的大約數據,國債約 200% GDP 左右),結果卻常是通縮。在約 89-90 年代初房地產崩盤後即使不斷發行鈔票,房地產卻跌了約 16 年。

    同樣如果看例如現在買車、買吉他、買二手商品,其實價格都比前幾年低了很多,還不談房租、人工等都變價格更低。至於黃金或一些有的沒有的基本需求商品價格變高,和貨幣量的關連並沒有想像那麼大,主要應該是投機的投資行為。那和前兩年的石油價格一直創新高,最後又崩盤類似。其間會有新聞、分析師說什麼漲是因為XXX (他們隨便亂說),其實主要還是全球亂竄的投機行為。

    PS: 人們認為 "一定會這樣、一定就是這樣..." 結果都常相反。建議少看新聞與主流報導!



    我一直覺得金本位的主意雖然簡單、明瞭,也對政府有相對應的權責限制,但實際上是金本位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的交易,且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想、或有能力回到金本位 (多數國家早都應該算破產或接近、邁向破產--->包括台灣)。

    另外黃金的確也是種儲存財富的載具,但除了像現在的投機行為,其實黃金保存麻煩 (一般人雖然也可以買像 ETF 而不用自行儲存),又不滋生利息。
     
    Last edited: 2010-11-07
  16. numb1415

    numb1415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02
    文章:
    718
    讚:
    0
    報告最新狀況。

    2010/11/07 17:11 中央社
    根據台灣銀行11月 5日下午 4時 3分的外幣現鈔掛牌價,
    美元現鈔買入的價格已跌破新台幣30元兌 1美元,來到
    29.78元兌 1美元,出見「2」字頭的情形。
     
  17. 我愛2號

    我愛2號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04-24
    文章:
    3,048
    讚:
    14
    日本房價的問題
    就是本來不該這麼高的房價 在日本經濟重新起飛以後被炒過頭
    供過於求
    連跌將近20年很正常 漲跌只是回歸市場機制而已
    跟貨幣問題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要說間接當然有啦 經濟指標項目哪像跟貨幣沒有關聯?)

    日本的通縮影響國內刺激消費的動力 這點跟經濟衰退
    既然消費已經消退 那印鈔票 又怎能刺激物價上漲?
    更別忘了 日本是個貿易大國 外銷/進口的交互作用很複雜

    世界經濟走到現在這個地步 已經不是一兩個主要項目可以左右

    簡單的舉例
    你想靠印鈔票降低幣值刺激外銷
    沒那麼容易
    除了本身經濟體質與長時間脈動以外
    國際上的熱錢
    其他國家
    不會那麼讓你這麼容易玩弄 玩不好還會惹火上身

    日本的情況跟上述舉例就有
    何況現在還有某個大國在日本債卷匯率上大作文章
    匯率持許走高 出口繼續受到打擊
    日本政府能做啥?
    還是只能繼續印鈔票 舉債

    金本位只是拿來解釋貨幣狀況
    當今經濟體系跟我上述說的一樣 已經越來越複雜 牽扯越來越深
    已經不是一兩個項目可以左右了

    金價我不認為是純粹的投機行為
    除了他依然是項重要的財富指標以外
    黃金產量越來越少 礦存愈來越低
    在現有市場機制下
    黃金當然只會漲不會跌
    只會漲不太跌的東西 誰不想去炒作呢?
    也拜託離金本位所賜
    將這樣原本當作貨幣價值的金屬 自由商品化
    不然金價可以這樣搞嗎?


    石油存量與環保 相較之下更像個投機議題
    石油存量問題已經吵了20年了 現在還是各方說法不一

    很多人不就是希望靠這樣的議題
    間接影響長期石油價格跟綠能產業的股價?

    關於新聞
    我建議新聞一定要看 還要常看 還要看的多
    不看新聞何以了解時事?
    不看的多你怎麼知道多方說法誰優誰劣?

    新聞不是不能多看
    而是看了你有沒有辦法吸收 分辨其內容的說法可信與否

    沒有辦法的人當然建議就不要多看新聞了 多看腦筋多打結而已
     
  18. POWER MAN

    POWER MAN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7-29
    文章:
    83
    讚:
    0
    提到了黃金,不知道版上有沒有人在投資黃金的(例如黃金存摺),不過雖然黃金今年漲幅已高達15%左右,但我還是對它興趣缺缺,一來黃金存摺是沒有利息的,二來雖然15%看似很多,但比起股票,還是感覺遜色很多!!!(但玩股票的風險遠大於黃金這倒是真的XD)
     
  19. Agogo

    Agogo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9-22
    文章:
    65
    讚:
    0
    黃金今年漲幅不只超過15%喔,近月紐約黃金價的話今年漲幅的話今年一月一號開始是1083.8到剛剛是1392左右,也漲了28.5%左右了
     
  20.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85
    讚:
    829
    你說的不正剛好幫我再次說明了 "貨幣發行量變多常會造成通膨,但也不一定如此。因為要考慮到 "貨幣量" 和 "流通量",也就是錢是否動得起來",還有其他的相對應條件....。":D

    經濟體系的確越來越複雜、牽扯日深,所以的確很難有單純 "因這一項這樣....所以一定那樣"。

    至於我建議少看主流新聞與報導,不僅是報導的意圖難以分辨,反而容易混淆,如你說的必須自己再分辨;一部份也是少看新聞的人擔憂通常也少。

    ======================

    至於網友提到的投資黃金,是可以買 ETF,但我覺得當新聞常報,且多數人都開始想要投資某項目時,通常意味著已經快到頂了。想想前兩年的石油價格。Wall Street 必須一直找投資標的和製造話題,只是現在剛好輪到黃金,甚至棉花之類 (不建議買賣會影響未開發國家人民生計的 ETF)。

    話說黃金是自由商品反而變比較便宜。如果真的用金本位計算,早就是現在最高點的好幾倍。黃金的用途相對於銀也少,且儲存量 (年) 反而是銀比較稀少。
     
    Last edited: 2010-11-09

分享此頁面